近年來,瓊粵兩地齊心共建經貿往來之“森林”,在落地產業項目、吸引著名企業落戶、金融服務業、物流服務業及旅游業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不斷培育“樹木”,眾樹成林,匯聚起林濤響群山之勢,共同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大發展,攜手登高再起航。
海南自貿港生態軟件園“升級版”二期海南生態智慧新城的首個百億級項目海南騰訊生態村建設完成,正式面向全球招商。
華為也有“新動態”——8月19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海南橡膠、中國移動海南公司,共同發起成立“橡膠產業5G聯合創新實驗室”,為橡膠產業注入智能力量,賦能傳統農業產業。
兩家“老家廣東”的知名企業在海南頻頻有動作,是瓊粵兩地經貿合作的一個縮影:持續不斷推動合作的新芽破土而出,為更加長遠的發展攜手同行。
近年來,廣東省的華為、中興通訊、康美藥業、南方電網能源公司等眾多泛珠三角區域知名企業,積極參加我省組織舉辦的各種綜合招商活動,我省與包括華為在內的一批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圍繞區域內目標企業,我省還開展點對點招商,多次到廣州、深圳等地,上門與騰訊、華為、中興通訊、深圳中電國際、深圳市植慧植物干細胞研究院等知名企業洽談合作意向。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介紹,去年騰訊公司與海南省政府共同開啟了一系列新文創戰略合作,騰訊電競、騰訊影業以及10多家生態企業注冊落地海南。“我們希望借助建設海南自貿港的獨特優勢,攜手全球合作伙伴,一同描繪未來互聯網產業的新藍圖。”他直言。
在海南的廣東企業和項目“粵來粵多”。7月13日,深圳裕同集團海口市裕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奠基儀式,該公司項目選址海口國家高新區,總投資4億元,按規劃進度,2023年全面達產,預估達產后實現年產值約6.4億元。“項目將建設成為國際領先且富有先進制造性的植物纖維制品及高端紙質包裝產業基地,引領產業發展。”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介紹。
“瓊粵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業文化相似,長期保持著密切交流,我們希望持續深耕瓊粵兩地經貿合作土地。”海南省廣東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悉心澆灌,眾樹成林——
經貿多領域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全場正價香化3件85折、熱賣產品上新、憑積分可兌消費金……近日,廣東珠海游客呂思思和閨蜜在海南的免稅店里過足了“剁手癮”。“購物、沖浪、去亞特蘭蒂斯度假等都是我們這趟旅程清單上的內容,但沒辦法,我們3天假期行程太緊張了,等國慶節我們再來玩個夠。”對此次海南之旅,呂思思意猶未盡。
近年來,瓊粵兩省有不少像呂思思一樣的游客,時常穿梭兩地之間,到“隔壁省份”打卡游玩。“廣東省是我省旅游業重點客源市場之一,我省一直高度重視與廣東省的旅游文化交流合作,互相支持參加對方牽頭的節慶展會,推動兩地旅游產業共同發展。”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旅游業,瓊粵兩省在其他領域的經貿交流合作同樣“常來常往”。現代物流業方面,我省積極與廣東在內的泛珠內地九省區加強物流通關合作,推動跨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推廣使用“泛珠區域省級客運業務協同辦公平臺”。加快構建大通關體制,深化檢驗檢疫通關一體化改革,加強邊檢警務、海事合作,推進通關一體化。
會展業方面,我省每年組織海南企業和產品參加廣交會,積極鼓勵雙方會展企業間合作,聯合策劃旅游、健康醫療、文化等題材的專業展覽。同時,積極支持兩省會展行業協會間的交流,推動互認會展行業的展覽工程資質和從業人員資質。金融業方面,廣東在行業交易、大宗商品交易、股權交易等方面有著良好基礎,瓊粵兩地金融業合作可互相借助彼此優勢,在原來的基礎上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
在海南和廣東經貿往來日益緊密的背景下,兩地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搭建合作平臺——
2017年1月,洋浦保稅港區與廣東等兄弟省份的保稅港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港口口岸和區位優勢互補聯通,推進以運輸、物流、金融、通關報檢、人才等信息共享為內容的“一帶一路自貿驛站”平臺建設。
2017年10月,我省組織省內24家“專、精、特、新”的優質中小企業參加廣州第十四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
2019年4月,“海南省工信產業外商投資座談會”在海口舉辦,包括IBM華南區、ABB機器人(珠海)公司、丸紅(廣州)貿易有限公司、騰訊音樂、深圳市深大龍崗創業投資公司等泛珠區域企業參加。
一項項合作的簽訂、一次次活動的成功舉行,如同一棵棵被悉心澆灌的樹木,為推動兩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合作模式步入成熟階段不斷“扎下深根”,連片生長。
未來可期,綠蔭可待——
互為補充 互相支撐 互相促進
千里難尋是朋友。新一輪發展機遇已到來,瓊粵兩地在多年積累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邁進攜手共贏的廣闊新時代。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全球最具潛力的自貿港,海南為電競等新業態的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未來騰訊還將與海南持續深化合作,把握機遇,蓄力向前。”任宇昕說道。
“在海南自貿港政策的支持及牽引下,依托5G賦能的千行百業將持續加速。海南5G,未來可期!”華為中國區移動系統部副部長陳海龍表示。
“我們十分看好海南11個重點園區的發展,專場推介會為了解園區情況和招商政策提供了平臺,希望接下來有機會能在海南合適的產業園區內投資興業。”瓊籍企業家、廣東東莞市智成纖維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川鴻說,自己曾參加海南產業園區推介活動,下一步他期待能找到回海南投資興業的機會。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兩個同負發展重任的省份,隔水相依,合作前景廣闊。
“海南自貿港范圍很大,必須有足夠強大的腹地。特別是疫情過后,要穩住國內國際供應鏈和產業鏈,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這時海南自由貿易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就更需要深入對接、聯動,形成優勢互補。”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
在魏建國看來,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之間不是同質化發展,而是互為補充、互相支撐、互相促進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要研究海南自貿港的制度創新,抓住重點、為己所用,進一步推動高水平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