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推薦邏輯:1)伴隨海外暑期旺季到來,國內疫情轉好,餐飲業消費修復,公司生產的塑料制品國內外需求旺盛,2022年1-5月塑料餐具出口累計增速近30%,預計全年仍能保持較強態勢;2)歐美及中國環保政策趨嚴,可降解塑料對傳統塑料制品有較大的取代空間,根據我們測算,2025年國內購物塑料袋、外賣塑料包裝、塑料吸管合計市場空間有望達到53萬噸;3)公司產業鏈較長,產品品類多,公司憑借產品力與宜家、蜜雪冰城等大型餐飲、商超客戶形成較強合作粘性,有望在可降解制品滲透率提升過程中,在大客戶獲得更高市場份額。
伴隨海外暑期旺季到來,餐飲業消費修復,塑料制品出口需求邊際改善。2022年以來,中國出口的塑料制餐具及廚房用具金額在高基數背景下依然增長快速,2022年3-5月單月同比增速均達到30%以上,對比2019年累計增速11.6%、2020年累計增速5.9%,增幅明顯提升。公司客戶主要為大型商超及餐飲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刀叉勺、杯碗盤、吸管等,產品屬性偏剛需。隨著海外疫情管控逐漸放開以及暑期旺季到來,國內疫情好轉,餐飲業有望迎來較強復蘇,拉動餐飲具需求快速增長。
海內外限塑政策趨嚴,可降解塑料制品空間充分。近年來,國際上多個國家出臺了限制傳統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政策推動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加速增長。
海外來看,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達到46.1萬噸,同比增長28.1%,增長加速,主要由于2019年歐洲開啟最嚴限塑令進程,拉動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國內來看,可降解材料對傳統塑料制品的替代程度依然較低,根據艾瑞咨詢數據,國內可降解塑料制品對傳統塑料制品替代率不足1%。根據測算,預計2025年可降解購物塑料袋、可降解外賣塑料包裝、可降解塑料吸管三個品類國內合計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3萬噸。
公司產業鏈較長,下游客戶優質,客戶粘性高。1)公司國內外客戶均為頭部知名商超及餐飲公司,進入壁壘較高,客戶粘性強,采購規模大,供應比例仍有提升空間;2)公司覆蓋材料改性、產品制造與模具制造環節,產業鏈較長,自動化水平高,規模優勢明顯,推新品速度快,2021年新品收入占總收入68%以上,在保持較快推新速度的同時控制成本穩定;3)傳統塑料制品轉產為可降解產品成本較低,轉化速度快,可降解產能儲備充分,可有效應對國內外限塑政策變化。隨著下游客戶需求逐漸向可降解制品轉化,公司有望憑借強大客戶基礎獲得可降解制品訂單。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2022-2024年公司EPS分別為1.04元、1.47元、1.90元,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47.5%,對應PE分別為25、18、14倍,考慮到公司客戶壁壘較高,可降解塑料需求前景廣闊,考慮到公司客戶壁壘較高,生產效率優于同業,給予2023年25倍估值,目標價36.75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