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歸來,合成橡膠、滬膠和20號膠期貨價格聯袂震蕩上行。截至2月27日,滬膠主力RU2405合約報收13965元/噸;20號膠主力NR2404合約合約報收11925元/噸,分別較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漲4.49%和8.16%。
“本輪上漲主要是因為隨著國際輪胎廠補庫需求的持續,部分上游工廠推遲船期,國內供應緊縮預期走強推動盤面價格上漲。”中信建投期貨能化首席分析師董丹丹說。
中信期貨橡膠研究員李青認為,從驅動因素看,一是過去2—3周海外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持續上漲,內外價格倒掛。二是泰國1—2月天膠產量低于預期,春節期間上游原材料泰國膠水和杯膠價格持續上漲。STR20#標膠加工利潤出現嚴重虧損,春節后天膠價格上漲修復虧損。三是國內市場預期后市下游輪胎開工率回升,春節后消費將持續回暖,天然橡膠需求邊際提升。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每年的一季度為全球天然橡膠的低產季,由于膠價從2022年開始持續走低,泰國等天然橡膠主產國主動去庫導致上游整體庫存水平偏低。以泰國為例,2023年12月泰國天膠庫存指數為72.2,同比下降約35.2%,環比下降約6.5%,為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季節性低產背景下,上游補庫進度偏慢。低庫存狀態也逐步體現在泰國的出口數據中。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泰國出口天然橡膠(不含復合橡膠)為22.4萬噸,同比降7%。其中,標膠出口13萬噸,同比增8%;煙片膠出口3.2萬噸,同比降16%;乳膠出口6萬噸,同比降27%。且由于海外現貨價格普遍高于國內,導致泰國對中國出口同比下滑更多,國內進口壓力大幅降低。
“供應端看,當前東南亞多數產膠國進入了低產期與停割期,全球供應處于低位。而中國進口同樣處于季節性低位,同時由于全球供應減量,我國的進口量大幅低于2023年同期。成本端有顯著支撐,上游原材料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加工利潤為負值,對天膠價格形成了明顯的向上支撐?!崩钋嗾f。
關于需求端,董丹丹告訴記者,春節假期期間,半鋼胎產線陸續于大年初五開始復工復產,部分大型輪胎企業春節期間仍加班生產。全鋼胎表現稍弱,雨雪天氣導致運輸困難,終端需求回升偏慢。整體看,春節后下游復工進度尚可,需求較為穩定。
據悉,目前下游處于節后恢復期,輪胎廠開工率仍在逐步提高。半鋼胎表現偏強而全鋼胎依舊偏弱,據悉半鋼胎出口訂單已排滿一季度,而全鋼胎內需訂單一般,出口邊際轉弱,壓力明顯。目前全鋼胎輪胎廠庫存過高,3月有去庫壓力,若庫存轉移不順暢,或對后期開工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供應端驅動偏利多,而需求端略偏利空。”李青說。
對于當前的交易邏輯,李青認為,目前市場在交易天然橡膠加工利潤的修復以及國內下游需求的邊際轉強預期,主要是修復前期國內市場相對偏低的估值。
“節后這輪上漲行情的主要驅動邏輯為泰國等主產國供應環比持續下滑,同時海外天膠現貨價格持續高于國內約100美元/噸,內外價差高位疊加上游工廠推遲船期,預計國內進口壓力將持續走弱,強化了市場對膠價上行的預期?!倍さふf。
對于后續天膠價格能否延續上行趨勢,李青認為,短期天然橡膠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預計將維持偏強走勢。目前從數據上看,預期交易并未轉弱, 上行驅動延續。但持續上漲后,需求偏弱局面可能會抑制膠價的上行空間。后期天然橡膠需要關注深色膠社會庫存變化,下游輪胎企業的開工率和庫存情況,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外天膠主產區是否會出現因厄爾尼諾現象導致開割推遲的現象。
“受天膠主產國進入低產季和上游低庫存影響,上游企業賣出的2月、3月遠期現貨偏少,使得春節后現貨市場流動性較為緊張,預計2月泰國等東南亞主產國出口量同比仍然偏低。在新的割膠季來臨之前,預計全球天然橡膠供應壓力有限,海外價格高位運行或進一步分流國內進口量。需求端整體維持穩中有增格局,短期膠價易漲難跌。本輪上漲能否持續的關鍵在于,2024年新割季能否順利開割與下游補庫完成后能否與終端需求復蘇順利銜接,投資者需持續關注主產區天氣情況與終端需求復蘇進度?!倍さふf。